很多人遇到牙龈出血、肿痛
就觉得是 “上火”
喝点凉茶、忍一忍就过去了
可谁能想到
这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
竟可能悄悄毁掉一口好牙
36 岁的小李就踩了这个坑。数年前他就频繁出现牙龈肿胀,却一直当成 “上火” 硬扛。久而久之,牙齿开始悄悄松动,直到去年,满口牙咬东西都使不上劲,他才慌了神,赶紧到海南口腔医院就诊。
检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。海南口腔医院牙周粘膜科主任许颖检查发现:小李全口共有 11 颗牙齿明显松动,其中 4 颗下排前门牙已严重移位“挤压”在一起,有10颗牙齿出现不同程度的2 - 10毫米牙龈退缩。还伴有深牙周袋形成、全口大部分牙龈呈暗红色,龈沟探诊出血明显,最终诊断为 “重度牙周炎”(慢性牙周炎Ⅳ期C级)。
无奈之下,小李只能拔除 4 颗无法保留的松动牙。之后通过系统牙周基础治疗,再借助定制活动假牙和弓丝固定松动牙,才勉强保住了剩余的牙齿。
一个正值壮年的人
牙齿为何会 “提前退休”?
答案正是被他忽视了数年的牙周炎
什么是牙周炎?
简单来说,牙齿能稳固长在口腔里,全靠牙龈、牙槽骨等周围组织支撑,这些组织统称 “牙周组织”。牙周炎是由致病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,会慢慢破坏这些支撑组织。
你可以把牙齿想象成一棵大树,牙周组织就是树根周围的土壤。牙菌斑等致病菌就像病虫害,长期侵蚀土壤,导致土壤流失、塌陷,最终大树(牙齿)就会松动、倒塌。
如何识别牙周炎
牙周炎早期症状不明显,很容易被忽略。
(1)早期信号(牙龈炎阶段):表现为牙龈红肿、刷牙出血、牙石、口臭等。
(2)中晚期信号(牙周炎形成):
· 牙龈退缩:感觉牙齿“变长了”,牙根暴露,遇到冷热酸甜会敏感。
· 牙周袋形成、溢脓:牙龈与牙齿分离形成“口袋”,挤压时可能有脓液溢出。
· 咬合无力: 吃东西牙齿用不上劲。
· 牙齿松动、移位,严重甚至脱落。
牙周炎的危
牙周炎不只是口腔健康的 “头号杀手”,更是全身健康的 “破坏分子”:
·导致牙齿脱落:牙槽骨持续被破坏,牙齿失去支撑,最终会松动脱落。
·与糖尿病的关系:牙周病与糖尿病相互影响,糖尿病患者牙周病发病率更高、进展更快;而牙周病引发的慢性炎症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,让血糖更难控制,加速糖尿病并发症。
·威胁孕妇健康:会增加早产和低体重儿的风险。
·牵连全身健康:牙周病的致病菌会通过牙龈伤口进入血液,引发全身炎症反应,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、阿尔茨海默病、呼吸道感染、肾病等。
牙周炎可以自愈吗?
答案是:不能。
牙周炎的破坏过程是不可逆的,一旦出现牙龈萎缩、牙槽骨吸收,这些组织很难自然恢复。靠 “忍一忍” 指望它自愈,只会让细菌向更深层组织侵蚀,导致牙龈和牙槽骨破坏更严重,后续治疗更复杂、花费更高,甚至可能彻底失去牙齿。所以发现牙周炎需及时治疗,以防止牙周炎继续恶化,造成更严重的危害。
牙周炎如何治疗?
牙周炎的治疗方案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,主要分为这几类:
(1)牙龈炎
·洁治:彻底清洁牙冠、牙龈缘和牙龈沟里的菌斑或牙石。
·增生性牙龈炎根据情况需要进行牙龈成形手术。
·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保持口腔清洁。
·定期洁牙。
(2)牙周炎
·牙周基础治疗:龈上洁治(洗牙)、龈下刮治、根面平整、药物治疗等。
·手术治疗:牙龈切除、翻瓣术、牙周袋切除术、植骨术等,引导骨再生,引导牙周再生。
·功能恢复:松牙固定、正畸治疗等。
·维护治疗:自我维护和定期复诊。
06
牙周炎如何预防?
预防牙周炎的核心的是减少牙菌斑堆积,做好日常护理:
(1)坚持每天早晚用正确方式刷牙,每次至少三分钟,确保清洁到每一颗牙齿的每一个面。
(2)每天用牙线清洁牙缝,这是牙刷刷不到的死角,能有效清除牙菌斑。
(3)定期进行口腔检查,每年至少洗牙 1-2 次,及时清除牙结石。
(4)发现牙龈出血、红肿等异常,不要当成 “上火” 忽视,及时就医排查。
小李的经历是个沉痛的教训
牙周炎从不是老年人的专利
现在越来越多中青年正被它侵袭
请记住牙龈出血不是小事。从今天起,认真刷牙、用好牙线、定期看牙医,别让你的牙齿在 “沉默” 中过早牺牲。

